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

鎮瀾宮建廟歷史

大甲鎮瀾宮 建廟歷史 傳清雍正八年(西元一七三O年)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,自湄洲媽祖祖廟奉請天上聖母神像來台,途經本地定居謀生,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,紛紛前來參拜,聖蹟靈驗。地方縉紳見香火鼎盛,事後徵得林氏同意,擇地於現址,於清雍正十年(西元一七三二年)興建小祠。 【現存天后宮界碑】 清乾隆卅五年(西元一七七O年) 改建小廟曰「天后宮」。(天后宮石碑於民國七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北側金亭改建時掘出)。 清乾隆五二年(西元一七八七年) 重建,始見載於台灣府淡水廳文獻中。往後由大甲分司誠夫宗覲庭、同鄉進士陳峰毫氏、地方縉紳連昆山、巧化龍氏屢次發起獻地重建,共襄盛舉,將廟擴建,改稱為「鎮瀾宮」。 清乾隆五二年(西元一七八七年) 重建,始見載於台灣府淡水廳文獻中。往後由大甲分司誠夫宗覲庭、同鄉進士陳峰毫氏、地方縉紳連昆山、巧化龍氏屢次發起獻地重建,共襄盛舉,將廟擴建,改稱為「鎮瀾宮」。 民國十三年(西元一九二四年) 住持禪師因故離去,而改為街庄民所有制,並即指派地方縉紳杜清先生、杜香國先生、郭金焜先生為管理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